都可能被視為國家的敵人
在漫長的威權統治期間,在戒嚴的法律框架下,為了鞏固政權,政府對市井小民施以不成比例的監控與管制,因此沒有特殊管道可循的一般外省人,都有可能在通信或接濟親友時,遭到情治機關百般阻擾——更嚴重地,僅僅是吐露思鄉,都可能受到「特別關注」。
在兩岸高度敵對的過去,因為時代動盪而離鄉來臺的人們,只能冒著「通匪叛國」的風險,暗地與家鄉通信;或者,藉著出國觀光的名義、透過第三地輾轉取道,僥倖與「身陷匪區」的家人見上一面。
儘管自1949年、中央政府遷移來臺以後,兩岸人民的交流即受到雙方政府嚴密管制,但仍有眾多思鄉的外省人會設法聯繫海峽彼岸的親友。
為了防範國人與「匪區聯繫」,政府透過頻繁地以郵電檢查、鼓勵國人互相舉報、管制入出境等方式來監控人民的同時,也開闢少數特許的通信管道(如昔日的「唐光華」信箱),企圖「服務」眾多「想回家」的人。而這也是在政府能控管的狀況下的「特殊路徑」,希望運用國人思鄉、通信的機會,反向對「匪區」進行心戰宣傳。
以1983年6月,由國安局、國防部與警備總部等機關主導完成的《防制在臺定居國人對匪區通信及經由海外潛往匪區實施方案》為例,該方案便是針對那些透過海外通信,甚至試圖經由第三地潛往「匪區」的民眾,一方面以嚴密郵檢與調查約談來嚇阻他們,同時也藉機物色適當對象,以「輔導登記」的方式,加以運用。
情治單位為防制思鄉的人「潛往」中國大陸,而監控人民的聯絡與通信、甚至透過線民檢舉通報,若發現可疑對象,將進一步阻斷他們返鄉的意圖與行動。
對人民書信檢查、監聽、透過線民舉報,發掘與在中國大陸親人聯絡的可疑線索
扣留信件
約/訪談
勸止
管制出境
扣證
移送法辦
推薦給情治單位
受理曾潛往中國大陸的民眾自白;並且鼓勵民眾檢舉,因而破獲匪諜案件,從優給予獎勵。
防制思鄉的人「潛往」中國大陸,企圖「潛往」或已「潛往」都列入偵查對象
訪談、勸阻、具結
管制出境
約談
移送法辦
推薦給情治單位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透過檔案內容呈現當時情治機關大規模監控的各種樣態,政府視全民為潛在敵人,並鼓勵人們互相監視,嚴重破壞社會中的信任關係。政治檔案是揭露過去威權時期政府濫權、還原歷史真相的基礎,本會將加速政治檔案徵集並促進開放應用,藉此持續探索台灣不同群體因為歷史處境的差異所受的各種人權侵害,以期跨出台灣轉型正義的重要一步。
對於「外省族群」所遭遇的監控有所感受之後,我們還可以透過文學作品和展覽,從「臺灣戰後移民」的視角,瞭解這段歷史的諸多面向…